文/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广博宣
11月2日,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在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深圳四城同步传递。在广州,火炬传递的起点设在了老广们熟悉的“五层楼”——镇海楼。消息一出,不少本地市民纷纷点赞:“好威水!”
在10月27日举行的火炬传递新闻发布会上,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唐国华介绍,广州站的火炬传递路线将立体展现广州的千年底蕴与时代新姿,突出“千年商都”特色,实现从传统中轴向新中轴的过渡。
作为广州老城北端的标志,镇海楼不仅是明清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见证了“六脉皆通海、青山半入城”的古城格局。它既是北京路、天字码头所构成的古代中轴线上的关键节点,也与中山纪念碑、中山纪念堂、海珠广场共同串联起广州的近代中轴,是读懂广州历史的一处“活地标”。
传递活动于上午9时30分在镇海楼举行起跑仪式。火炬随后将途经古城墙、五羊雕塑等承载城市记忆的节点,一路向东延伸至星海音乐厅、珠江新城、海心沙亚运公园等现代地标。全程共11.6公里,其中跑动传递4.8公里,车行转场6.8公里。
据广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,自10月底起,馆方已为火炬传递仪式的顺利举行展开多轮筹备。“从场地布置、流程彩排、点位对接到设备调试,工作人员连续加班,全力配合组委会工作,希望在全国乃至全球观众面前,精彩呈现广州第一站——镇海楼的深厚风采!”
这座矗立于越秀山上的五层古楼,为何能在众多广州地标中脱颖而出,成为火炬传递的起点?在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看来,“镇海楼值得被看见!”
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“中华历史文化名楼”,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以砖石砂岩砌筑的楼体历经六百余年风雨,依然巍然屹立。它所承载的,不仅是建筑的重量,更是广州延绵千年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精神。
“以楼为轴,以史为鉴”。在镇海楼的见证下,十五运会圣火在这里点燃,仿佛象征着岭南文明的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让火炬传递开篇便浸润千年商都的底蕴,在古今变迁中展示岭南首府的独特魅力。